如影随形

影子是一个会撒谎的精灵,它在虚空中流浪和等待被发现之间;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....

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模板分享 > 国外 >

东湖点评:38.83元起见证“火”的力量

发布时间:2025-11-11 11:06编辑:bat365在线平台官网浏览(158)

    近日,罗关章的战友,一名剩下的国共党员去世。这位扎根鄂西山区近70年的老党员,用一生坚持不懈地点燃了“财富火种”,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“诚实、干净、担当”的精神标杆。在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结合的关键阶段,对其先进著作的剖析,既是对纸上模型的深刻缅怀,也是对初心使命的深刻质疑和责任的强烈呼唤。 罗关章同志的一生,是对党绝对忠诚的一生。 1956年,20岁的他在党旗前宣誓,“为党立誓,为人民服务”是他毕生的追求。从社区书记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,他廉洁奉公,恪尽职守。在许多岗位上保持诚信。 2001年,65岁的他毅然放弃县城安逸的生活,回到山高路险、土地贫瘠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。面对“一定要过上幸福生活”的鼓励,他坚定地反驳道,“我是党员,不能坐视老乡过着艰苦的生活。”他在那里呆了19年。从黑发到白发,他用自己近七十年的行动定义了“誓言,一生”的内涵,表明对党的忠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融入血液的自觉意识,是党和人民在必要时挺身而出的毅力。 这种忠诚最终转化为他“全心全意发展人民福祉”的使命,成为他扎根大山、攻坚克难的不懈动力。牛庄乡平均海拔1,500米。传统的耕作模式使村民长期处于贫困之中。 “如果村民们的钱包不鼓起来,我就吃不好、睡不好。”这句简单的话道出了他对人的感情。为了寻找致富之路,他瞄准了种植天麻。面对高海拔的技术差距,年近70岁的他借了1.2万元,在荒坡上搭建了棚子进行试验。 800多个日日夜夜,他冒着烈日和严寒,每天步行两个小时往返实验场。在经历了100多次失败、钱花光了甚至断了手指之后,他仍然坚持着“只要能让村民致富,断手指也值得”的信念。最终,他攻克了技术难关,种植的天麻平均每亩净利润突破万元。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并提供应变免费带动全镇天麻种植面积1.2万公顷,帮助2000多户贫困户脱贫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人与人之间追求利益更多的不是一句轻易的承诺,而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。责任在人们需要的地方扎根,在发展最困难的时刻冲锋。 支撑这份忠诚和责任的,是他“一生清正廉洁”的高尚情操和“为官不是为了发财,而是为了做事”的毕生信条。作为一名县级干部,他手握权力,却没有架子。退休时,工资余额为38.83元,儿子、儿媳仍在务农。但他对村民却十分慷慨,垫款买菌、捐款资助贫困学生、捐钱修路,总支出达10万多元。最后的物种聚会他捐出的520元费用,是他对党组织最深沉、最热烈的感情表达。这种“贫穷”与“慷慨”的对比,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敬畏意识、谨慎意识和底线意识,展现了公与私、克己奉公的区别。党的政治本质也证明,只有保持“廉洁”,才能取信于民,忠诚责任感更强。 如今,罗冠章同志虽已离开,但他所燃起的“火”已在鄂西大山燎原,他正在履行的初心使命已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灯塔。当前,在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深化改革发展成果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发展新征程中,我们需要像罗关章同志这样的党员干部o 心中有党,多年来忠诚不渝;他们心中有人民,肩上有责任;他们内心有纪律,保持内心清洁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以他为镜,激发记忆,倾听乡村振兴主战场诉求,在服务人民第一线解决问题,在危险挑战第一线担当重任,用业绩回应人民群众期盼。 斗篷纸模型创作永无止境,初心不灭。罗关章同志用一生证明,党员就是一面旗帜。只要拥有“国之伟人”,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,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。让我们汲取“火”的力量,点燃初心和使命,践行初心以廉洁、廉洁、负责任的行动,在新的征程中继续谱写造福人民的新篇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! 来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 作者:李玉钊(武汉经济开发区) 编辑:王淑贤